|
Python的自动回收机制主要依赖于引用计数来追踪和回收内存。每个对象都维护着一个引用计数,用来记录当前对象被引用的次数。当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时,即没有任何变量或引用指向该对象,Python虚拟机就会回收该对象所占用的内存。这种机制确保了当对象不再需要时,其占用的内存会被自动释放,包括对象拥有的其他对象。
引用计数的增加(+1)的情况包括:
对象被创建,如 a = 14
对象被引用,如 b = a
对象被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,如 func(a)
对象作为容器中的一个元素,如 List = {a, "a", "b", 2}
引用计数的减少(-1)的情况包括:
对象的别名被显式销毁,如 del a
对象的别名被赋予新的对象,如 a = 26
对象离开它的作用域,例如函数执行完毕时,函数里面的所有局部变量的引用计数都会减少
将元素从容器中删除,或者容器被销毁
此外,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还包括标记-清除和分代收集等机制,这些机制协同工作以优化内存使用和性能。标记-清除机制用于解决循环引用问题,通过遍历对象图来回收无引用的对象。分代回收则根据对象的存活时间将对象分到不同代,年轻代更频繁地进行垃圾回收,老年代则较少进行垃圾回收。这些机制共同确保了Python程序中不再使用的对象及其拥有的对象都能被正确回收12。 |
|